6月10日起,南京启动本年度“技术转移”专业职称评审申报工作。这是我市首次开展技术转移专业职称单列申报,旨在强化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激发技术经理人活力。...
近日,著名爱国人士、国际战略和国家安全研究专家,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执行院长,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秘书长华国中带领专家、学者和爱国实力企业家走进中国“世界铷谷”进行调研学习。“世界铷谷”是一个以铷资源为基础,旨在推动铷科技研发、高端人才聚集以及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定位区域。...
2025年5月28日,在全国第九个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西宁市中心广场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庆典活动在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不仅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更恰逢西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双喜临门,意义非凡。...
27日,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湖南长沙启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面向社会发布了粮食流通领域的10项科技创新成果。...
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工智能行业专家、头部企业高管,云集温州市海外传播中心,参加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鹿城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与会嘉宾以专题演讲、座谈和现场展示的方式,共商人工智产业能如何创新并服务于温州。...
记者26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经工程任务指挥部综合研判决策,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
3月赏花,5月收籽。5月的湖北省云梦县,油菜收割已近尾声。云梦县隔蒲潭镇和平村的种植大户邓火强蹲在晒场边,用竹耙拨弄着金灿灿的菜籽:“今年亩产450斤,比去年翻了一倍多!”去年倒春寒冻坏菜苗,他的200亩油菜亩产不足200斤,仅够赚回成本费。今年他紧跟农技人员的指导,在出苗期、盛花期和结荚期连续三次进行病虫害防控,油菜获得了大丰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首次鉴定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冷冻电镜结构,筛选获得新型植物源绿色脲酶抑制剂表小檗碱。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iMeta》,为反刍动物尿素氮高效利用和豆粕减量提供了指导。...
爱吃海鲜的你,是否好奇过捕捞上来的鱼虾是如何进行保鲜的?实际上,我国传统的冷链保鲜技术常因海陆脱节、能耗高、冻品品质差等问题让海鲜“折损”在路上。作为全球最大的海产品生产与消费国,长期以来,我国海产品在捕捞后的损耗率一直高达15%~20%,年均经济损失超150亿元,同时伴随高碳排放与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谢晶团队历时10余年,围绕“海产品海陆一体化冷链”展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出系列创新装备等新技术新成果,显著提升了冷链效率与品质,助力国家“蓝色粮仓”“碳中和”等战略目标的实现。...
记者5月1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超分辨成像。实验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较干涉仪中的单台望远镜提升约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