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成为农业发展最富活力的生产场景。邮储银行营口市分行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始终坚持以“金融链脉”为引,将政银联合、产品创新与服务下沉编织成网,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政银协同 搭建助农桥梁
在营口大石桥市旗口镇新开河村,连片的果蔬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这里出产的圣女果色泽鲜亮、甜度高、口感好,成为“一村一品”的代表。今年,村内35户果蔬大棚种植户累计获得邮储银行发放的贷款300余万元,预计全村果蔬大棚年产值突破1亿元。
近年来,邮储银行营口市分行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深度合作,搭建起金融助农的桥梁,不仅通过发放涉农创业担保贷款,低利率叠加政府贴息,降低农户贷款成本,让农户愿贷、敢贷,增强农户升级现代化农业设施的信心;更是与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筛选大棚建设需求农户名单,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通过‘政银村’三方联动机制,我们不仅破解了单个农户的融资难题,更让新开河村成为全市圣女果加工集散地,辐射周边12个村发展圣女果产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闭环。”邮储银行客户经理说。
创新产品 降低融资门槛
在一次走访中,邮储银行客户经理了解到一些农户面临冬季大棚保温成本高、人工卷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由于抵押物缺乏、担保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迟迟未能凑足资金改变现状。针对大棚农户融资痛点,邮储银行不仅推出“极速贷”“农牧贷”,为农户实现纯信用贷款,更是通过政府贴息50%的方式发放涉农创业担保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家住营口市永安镇赖屯村的老孙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23年,他通过邮储银行申请3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将自家15亩老旧冷棚全面升级为高标准日光暖棚。“这笔贷款不仅享受政府贴息,还能分3年偿还,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老孙介绍,改造后的暖棚采用了双层保温膜和生物质热风炉,冬季棚内温度提升10℃,实现了黄瓜、西葫芦等作物的全年种植。升级后的大棚年产量提高了60%,年净收入达20万元。更可喜的是,他还带动附近8名村民参与务工并传授技术,开启了“创业+就业”的联农助农模式。“有了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我们小农户也能慢慢发展起来。”老孙笑呵呵地说。
深入田间 贴心服务到家
在邮储银行营口市分行,“金融服务下沉,走进田间地头”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邮储银行营口市分行组建了多个专业“乡村金融服务专班”,他们带着移动终端进驻村委会,深入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主动上门了解农户需求,现场为农户办理贷款申请、信息采集和额度测算,实现 “村头申请、村尾放款”。业务办理过程中,他们还会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行情,为农户提供种植建议,帮助农户合理规划生产,降低市场风险。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营口市分行已累计投放设施农业贷款超6000万元,支持全市新建、改造大棚4000余座,带动就业1万余人。邮储银行营口市分行用优质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张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