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 >>正文

冰花在陶瓷上“绽放”

2024-08-07 09:25:34 来源于:黑龙江日报

正在给坯体上釉的王昌利和成品后的冰花瓷作品。黑龙江日报记者 姜轶东摄

编者按

经过岁月磨砺璀璨其光,经历时间沉淀闪耀其华,经受文明浸润专承其美。

历史是最好的讲述者,古老的技艺经手手相传、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后,形成漂亮的包浆并涅槃成如此美好的样子,文化遗产从彼时一路行来,遇见同为过客的守护者,于是便生出了缘缘相惜的默契。

龙江非遗是这片神奇黑土地上的瑰宝。栩栩如生的桦树皮画、激昂热烈的东北秧歌、精美绝伦的方正剪纸、独具匠心的冰花陶瓷……它们用如此生动的话式,讲述那些被遗忘已久的故事。

龙江非遗,是文化的瑰宝,是心灵的故乡。穿越时空走进龙江非遗,心灵就有处安放了,我们分明触摸到先辈们的生活脉络,这是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交融、时代的更迭。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即日起,本报编辑部通过沉浸式体验、行进式采访,以全媒体报道呈现《龙江故事·走进龙江非遗》。让我们一同走进龙江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让其源远流长、绽放光彩!

□黑龙江日报记者 于晓琳

北国的冬天里,一定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画家,在窗玻璃上画出光怪与神奇,如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那样。当冰遇见花,当冰和花遇见瓷,再加上窑变的不确定性,一幅无需点染和勾勒的“画”就成了。

王昌利就是这幅“画”的创始人。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金水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以新奇的创意、执着的信念,赋予陶瓷新的生命,新的活力。他用20余年时间,在保留祖传金水陶原有韵味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具有北方冰雪文化特色的冰花瓷。2019年,金水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冰花瓷由于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受青睐。

十载!“等”得“冰花”晶莹“开”

近日,记者走进哈尔滨学院艺术实验中心陶瓷工艺室,一睹冰花瓷的风华。

这里是校企联合基地,也是非遗金水陶技艺保护和冰花瓷的研发基地。一件件五彩斑斓、晶莹剔透的冰花瓷让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从半米高的瓷瓶到精巧的茶杯,从精致的瓷盘到灵动的瓷板画,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创作者的心血。远观,一簇簇冰花在陶瓷上绽放,颇为惊艳;近观,冰花的纹理,陶瓷的润泽,令人惊叹。

王昌利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说起冰花瓷,他满是骄傲:“我们的冰花瓷走向世界了。不仅被多个国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还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友人,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起冰花瓷的创作由来,王昌利回忆道:“是北方的冰雪艺术赋予了冰花瓷灵魂,我的灵感来源于北方冬日里绽放在窗玻璃上的冰凌花。”从小就迷恋冰凌花的王昌利渴望用一种载体留住那些美好的瞬间。终于,通过陶瓷艺术,他实现了这个梦想。

王昌利出生于陶瓷世家,从小在泥土和陶轮的陪伴中长大。受家庭熏陶,他对陶瓷、油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踏上了去景德镇的学习之路。为了定格冰花的冷艳之美,他查找资料,反复实践,如痴如醉,沉浸在创作的世界中。从2000年开始研发,经过6年时间,陶瓷首次出现了冰花的雏形,他开心不已。2010年,冰花在陶瓷上一朵朵“绽放”,他兴奋得一夜无眠,更坚定了信心。近几年,经过改良革新,冰花瓷更加晶莹剔透、如冰似雪。回顾这段岁月,王昌利动情地说:“研发的过程是枯燥的,心情大起大落,偶然出现的冰花痕迹,让我有灵光乍现的惊喜,但更多的时候是苦苦等待。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在寂寞与挣扎中创作,在开心与失落中实验’。”

经过无数次失败,冰花瓷终于研发成功了。冰花瓷的诞生,不仅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陶瓷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惊艳!它是这样“炼”成的

如此惊艳的冰花瓷是如何“炼”成的呢?

“冰花瓷是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冰凌花形态,用黑龙江省依安县特有的瓷土,通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王昌利说。

随后,王昌利饶有兴致地为记者演示了冰花瓷的制作过程。取一块瓷土,加水、揉泥、拉坯、修整,使坯体逐渐成型。

“之后晾晒10天,让坯体干透再配料、上釉。独特的釉料,是冰花‘绽放’的关键,也是制作冰花瓷的核心技术。最后入窑烧制3天,在高温和釉料的奇妙反应中,冰花就会惊艳‘绽放’了。”王昌利说。

“从拉坯成型到配料、上釉、烧制,每一个步骤都是冰花瓷制作的关键。过去,陶瓷依靠古法烧制,破损率高,质量参差不齐。现在的控温技术不仅减少了破损,还大幅度提升了成品率。”王昌利指着控温设备说,有了科技的加持,冰花瓷在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全面创新,使陶瓷艺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技术方面,研发了多次覆盖法和温度控制法,恰到好处表现了冰雪流动性;材料方面,独创了综合调制法和材料添加法,通过添加北方独有的曲柳土等新材料,让冰花造型更加栩栩如生、自然灵动。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经过百余年6代人传承、探索,冰花瓷在材料配方、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获国家专利一项,外观专利一项,作品蜚声海外。

作为陶瓷界的“新锐”,冰花瓷填补了空白,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关注。漫步于哈尔滨中央大街,就会看到“黑龙江礼物”专卖店里游客竞相购买冰花瓷茶杯,满怀喜悦地将北方独有的“冰凌花”带回家。

传承!让“童话”更精彩

让冰花瓷融入人们的生活,展现其艺术价值。王昌利的儿子王维奇将冰花瓷与冰雪文化、创意设计元素进行创意融合,研发出文创、手办等衍生品,为冰花瓷的传承推广开辟了新赛道。

见到王维奇,是在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百盛商场的陶瓷漫游指南工作室内。4位顾客正在聚精会神地制作陶瓷杯,这种沉浸式体验深受年轻人喜爱。王维奇介绍:“为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我们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引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设计了冰花瓷纹样的丝巾、公文包、冲锋衣、雨伞等文创产品,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弦歌不辍,让非遗在传承中绽放光彩。王昌利在哈尔滨市和景德镇市设立了陶瓷艺术工作室和教育基地,为年轻一代的陶瓷爱好者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并鼓励学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他的学生中,省工艺美术大师4位,陶瓷艺术大师13位,陶瓷专业学生及爱好者千余人。他说,希望在一代一代传承中,陶瓷艺术能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传统的韵味在冰花瓷中沉淀,而现代的气息又为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冰花瓷展现的是大美龙江的独特韵味,它也不再只是一件器物,更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结晶。古典美,现代美,晶莹剔透美,叠加成你看到的童话一般的冰花瓷。从现在起,它将专注于展示自己的非凡。而你,只需要把赞美写意成惊叹!

◎记者手记

在探寻冰花瓷的道路上,每一步都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每一次相遇都宛如与古老的智慧深情对话。百年传承,6代人接力,造就了冰花瓷晶莹剔透、巧夺天工的美。这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科技与工艺的迭代升级,更是非遗与冰雪文化的热情相拥。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研发冰花瓷,不仅需要技术、耐心,还需要创新、毅力。面对一次次失败,王昌利毫不气馁,重整旗鼓,继续出发。正是这样坚定的信念,才能将昙花一现的瞬间之美定格成永恒。让冰花瓷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装点着人间烟火,熨帖着浮躁心灵。

这次采访,我见证了冰花在陶瓷上的“绽放”,更见证了龙江非遗的绚丽之光。感受到非遗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记录,去传播,去保护,让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