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给核桃树苗浇水。 钱宏斌 夏斌 摄
娄庄镇探索岸坡经济新模式
绿岸生“金”果 护河又富农
泰州日报讯(记者 钱宏斌 通讯员 缪雨润 徐纪元)5月27日,在姜堰区娄庄镇新龙村新星河岸坡上,整齐排列的薄壳山核桃树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浇水施肥。这是娄庄镇今年重点推进的岸坡经济项目,既为河道岸坡披上“绿装”,未来还能结出“致富果”。
68岁的村民韦德民说,这些树苗是今年植树节种下的,当时光秃秃的,高度仅及成年人肩头。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树苗已长至2米高,为新星河增添了一道绿色风景线。
“近几年,随着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村庄河道环境持续改善。如何在守护河道美景的同时发展‘生态经济’成为一个新课题。”娄庄镇党委书记王建祥说,经过多轮专家论证与实地考察,该镇最终选定新龙村新星河作为首批试点河道。“这里坡面开阔、日照充足,去年刚完成疏浚整治,水流通畅、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树木生长。”
在树种选择上,娄庄镇积极争取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项目支持,引入朱海君教授团队培育的优质薄壳山核桃树。“薄壳山核桃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稳定且呈上升趋势。”王建祥介绍,该树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河坡稳定,堪称固土护坡的“生态卫士”。
按照每棵间隔10米的标准,新星河两岸共种植了300棵薄壳山核桃树。此外,通海北路新龙村段两侧也栽植了100多棵。“看目前的生长速度,预计2027年就能迎来首个收获季。”新龙村党总支书记夏斌算了一笔经济账:薄壳山核桃树2至3年进入初果期,平均每棵树挂果约4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50元计算,每棵树效益可达200元;而3至5年后进入盛果期,产量能翻两三番,届时预计项目整体年收入约20万元。
娄庄镇还创新推出“收益到户”分配机制。山核桃树挂果后的收益将按照河坡现状“自然权属”分配给相关农户,同时明确农户的管护责任。“我家负责管护10棵树苗,三年后每年有望增收几千元。”新龙村村民韦德群说,前期干旱,为确保每棵树苗茁壮成长,不少村民自发组成管护队,为树苗浇水除草,精心呵护这些“金果树”。
为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娄庄镇建立起“镇+村+农户”三方联动机制。镇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每月检查项目推进情况、树苗生长及管护成效,依据专家意见科学开展树木培肥、用药等工作,并及时制止侵占、损坏树苗等行为。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定期检查考核树苗成活率、挂果率及成材率,奖励表现突出的农户,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管护的积极性。
“我们不仅要种好树,更要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王建祥表示,下一步,娄庄镇将稳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村民共享岸坡经济带来的红利,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