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内蒙古

脱虚向实的关键不在“进 补”

时间:2016-12-2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7389 次
0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领域资金紧张,特别表现为中小企业融资难。但是,金融领域似乎一点都不缺钱:投资者对各类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追买一浪高过一浪,金融机构的盈利规模屡创新高。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一波接一波的资金涌动,大多只是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层面上转动,即在金融体系内循环,而无法有效导入实体经济领域,从而潜在地滋生不少风险因子。一方面,货币宽松,资金充裕;另一方面,实体企业资金依然紧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放松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未必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资金

 

通常认为,货币政策松紧对市场资金的多少,会起到基础性的“水龙头”作用。从理论上看,货币政策收紧,市场资金包括实体经济领域的资金也会紧张。但实际上,有时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市场资金充裕,实体经济领域也未必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

 

经济学有“流动性陷阱”一说,意指货币当局扩张货币、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到了一定程度,继续扩张货币就不会再有这一刺激效应,即继续增加的货币或者说流动性进入陷阱之中。这在凯恩斯时代表现为企业和居民窖藏现金等形式,流动性滞留在金融体系内;在21世纪的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中,则表现为大量的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内循环,并且加大杠杆追逐金融资产,而不是流入实体经济。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货币供应增加,市场资金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从而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引发更多的资金追逐这些金融资产,甚至包括部分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也被吸引进入追买金融资产的行列。资金不但没有流入实体经济部门,反而可能会流出。另一方面,货币扩张、利率下行的结果是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率下降,为了保证一定的收益总额规模,金融机构会加大金融杠杆,也就是吸纳更多的资金投资于金融产品。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对资金的需求增长更快,资金在金融部门的膨胀速度更快。

 

相关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01411月开始,我国进入新一轮降息降准周期,货币扩张加速,结果资金流入金融部门的速度比流入非金融部门更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计算,2014年,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他金融部门债权和对非金融部门债权的增长速度,分别为46.5%13.3%2015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53.5%16.5%2016年前10个月依然如此,资金出现脱实向虚甚至“脱实向房”的迹象。

 

可见,实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未必有利于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要彻底解决问题,关键还在于改善整体的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当然,在经济运行异常情况下,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是完全必要的。但值得强调的是,在观念上,不能单纯以为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增加资金供给,就能促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重要根据。

 

改善经济金融整体运行为去虚火壮实体打出“组合拳”

 

资金的逐利特性决定了要吸引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最基本的一条是实体经济运行良好。在一些经济、金融运行正常规范的经济体中,投资管理人需要把一定比例的资金配置投入到实体企业中去,以抓住实体经济发展获利的良机。否则,就要冒很大的投资风险。

 

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效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关键不是资金供给,而是要改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状况。改善这一状况的主要举措,就是今年大力推进以及明年要继续推进的“三去一补一降”。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韩汉君

 

 责编:晓宇  琳曦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