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四川

研读经典著作  坚定理想信念

时间:2016-12-1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点击: 7399 次
0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第一,要把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包含着对时代诸多问题的直接解答,同时还包含着如何科学把握、思考和解决时代问题的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深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努力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世纪之交,在西方民众评选的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中,马克思名列榜首。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在西方再次成了畅销书,人们希望能从中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些都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当今时代依然显示着独特的理论魅力。

 

领导干部平常时间大多用于日常繁琐的业务工作,很少系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偶尔读到这些文献时也觉得不易读懂,以致有害怕阅读马列经典著作的想法,这种畏难心理在机关干部队伍中应不是少数。毛泽东曾强调,要真正掌握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必须反复研读,不厌其烦地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博大精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是每一名干部的“必修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所以,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浮光掠影不行,走马观花不行,浅尝辄止也不行,必须原原本本读、反反复复读、带着问题读、联系实际读,细嚼慢咽去感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真精神,使研读与思考结合、历史与现实连通、理论与实践互动,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经典著作学习和研读的水准。

 

第二,要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学习并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本前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和成功,就是不断读马克思主义之书、学马克思主义之理,从中获得真理的力量、成长的营养,创造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古老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社会主义革命史上激动人心的奇迹,创造了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创造了在一个党员队伍非无产阶级成分占多数的情况下建设成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这一无产阶级政党史上发人深省的奇迹。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红旗还能打多久”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疑问,“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开始滋生蔓延。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些领导干部不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认为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管用了,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纷繁复杂、不解决实际问题,导致了理想信念不牢。毛泽东主席曾经两次提到,正是在1920年读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等三本书后,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经常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做到老祖宗的经典不能丢、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三,要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的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坚持的立场是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的责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党正是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信仰人民,依靠人民的伟大力量,把人民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汇聚起了令敌人畏惧、令后人敬仰的力量;中国人民靠信仰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胜利、走向美好的未来。从根本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人民,即全心全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也就是说人民是共产党人心中的“上帝”。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革命年代我们能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敌人的“飞机加大炮”,改革开放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根本在于我们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办实事,任何时候都不牺牲、不侵犯群众的根本利益,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民的立场,始终相信群众的主体创造性,在经济政策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在政治制度上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社会政策方面更加注重引导群众的积极性,真正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而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最大的信仰是人民,守住了这个信仰,就触摸到了党的命脉和灵魂,把握住了时代的辉煌和荣耀。

 

第四,要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随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的提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时需要回答的特定问题讲的,都只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适用。我们不能将其看作在一切条件下和一切范围内都适用的绝对真理,看作一经形成就永恒不变的僵死教条。学习研读经典著作,决不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背得烂熟、将其看作一成不变的戒律,也不是为了从这些经典著作的本本中觅得解决当前和今后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不断得出符合时代需要、国情需要和现实需要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各个历史阶段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坚持实干兴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坚持世界眼光,从点到面,从内到外,都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当前,只有把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紧密结合,才能准确把握党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才能把基础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统一起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作者:河南省科协主席)

 

 责编:三丰  李宁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