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重大国策

老兵李彦红:国共两党恩怨的牺牲品

时间:2016-01-29 作者:admin 来源:中访网 点击: 9250 次
0

  高端观察网据中访网讯:五六个小时的高铁飞驰,记者从遥远而又温暖的沿海驶入中原凛冽的寒冬。放眼四望,原野里白雪皑皑,我下意识地裹紧大衣,感觉浑身依然冷风彻骨。这样的恶劣天气,对于李彦红这样一个89岁的国民党老兵,他,能否扛过这个冬天?

 

 

 

 

记者正在与老兵交谈(张猛 摄影) 

拯救老兵李彦红

 

   2016年1月13日,豫南大地刚刚下过一场雪,《中访网》全媒体记者一行两人驱车前去采访行将就木的89岁原国民党士兵李彦红。车子在通往乡间狭窄的公路上行驶了近半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正阳县付寨乡双台村陈楼村民组的老兵居住地。

 

    刚一下车,我们都被眼前的情形惊得目瞪口呆。在小村庄外一片荒地上,两间低矮的茅草屋。屋子无门,倾斜的东山墙用木檩顶着。记者小心进屋问有人吗,无人应答。举头仰望,屋顶千疮百孔,清冷的强光从房顶的破洞倾泻而下,像一道道灯柱。为了防止雨雪淋湿床铺和衣物,老人不得不在屋内用旧化肥袋子又搭了个窝棚。我们弯腰走进窝棚,轻唤了两声,仍无人应声。放眼望去,老人单薄的破被子上又蒙了一层用来包装家具的破毛毡。老人双眼紧闭,被磕破的右额角鲜血淋淋,还没结痂。阴冷潮湿的茅屋里无水无电,臭气熏天。老人莫不是饿昏迷了?我们不敢怠慢,立即做了分工,一人开车去就近的小卖部买蛋糕,一人去村里找人。

 

    记者在村里辗转找了很久,才见到老人的大儿媳妇。据她介绍,老人有六个子女,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老伴儿七八年前就去世了,大儿子现年也60多岁了。现在老人由两个儿子按月轮流照顾,三女儿由于嫁在本村也会过来帮忙。白天儿女们都忙着出去打工挣钱,所以只有送饭或者夜晚才会过来看一下老人。据一位姓陈的村民讲,前段时间天气暖和,也偶尔看见老人拄着拐杖出来活动。今年冬天太冷,老人只好屙尿在床,再也起不来了。有时老人想挣扎起来,由于身边没人值守,难免磕得头破血流。后来索性大小便都在被褥上,直到夜晚三女儿从县城务工回来,才会为老父亲收拾一下,在老人屁股下面的床单上撒几把青灰。久病床前无孝子,现在的农村,人人都出门打工讨生计,亲情都淡漠了。

 

    老人被叫醒过来后,接过记者递上去的蛋糕狼吞虎咽地接连吃了三四块,又抽了一支记者为他点上的香烟,原来苍白的脸庞慢慢有了血色。他自己挣扎着坐了起来,用充满感激的目光看着我们。他说,他早已经被是个世界遗忘,做梦都想不到还会有人惦记着他。 

 

 

老兵躺在窝棚里奄奄一息(张猛 摄影) 

 生逢乱世 虎落平阳

 

     据老人断断续续地回忆,1927年4月,他出生在他现在就要随时离去这个小村庄里,他的身世坎坷曲折,充满沧桑。还好,与当年客死他乡的许多战友相比,尽管人生多艰,但他还算是天大的幸运,他现在即使死去,也算是叶落归根,寿终正寝了。说到这里,老人脸上挤出了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微笑。

 

    少年时代的李彦红家境殷实,日子过得可谓无忧无虑。他的父母送他读私塾,上正阳县当时最好的学府,正阳县师范学校。在众多的富家子弟里,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并且能写一首令人羡慕的毛笔字。他曾青衣马褂,一表人才;也曾西装革履,风流倜傥。只可惜他人生美丽的回忆戛然停留在他20岁的初春时节!1948年3月的一天,李彦红从县城学府回家的路上,被当时拉夫抓丁的国民党军队强行逮去,成了一名学生兵。与他一起抓去的邻村同班同学潘宝桐1949年后随国军去了台湾,复员后在宝岛开了私立医院,成了富翁。还有一个叫徐世友的同学,据说后来在台湾也是事业有成。1987年台湾当局结束了长达38年的戒严,当年幸存的老兵纷纷赴大陆探亲访友。昔日的同学相见,已是两鬓斑白,万千感慨。所不同的是,人家依然是当年的西装革履,万贯家财,衣锦还乡。而李彦红,却是一个衣衫褴褛,裤腿高挽的寒酸农民。当年的同窗看他如此这般可怜,每人送他一百大元,李彦红自是千恩万谢,屁颠屁颠地回去了。

 

    真是造化弄人,李彦红说,他被强虏参加了国军后被编入国民党某师第11旅一个警卫连。说来可笑,新兵入伍,在一次与共军的偶遇时,李彦红还没有见到共军长什么模样,就中弹负伤了。子弹自后背入从肩胛骨旁边出,他昏迷了半天终于苏醒。当时正值入夏,由于医疗条件太差,加之国共两党战事犹酣,李彦红伤口化浓感染。有天夜晚睡觉的时候,他感觉后背奇痒难忍,用手一抠,居然从伤口里爬出几条蛆虫,吓得他哇哇大哭。后来他辗转去了武汉疗伤,伤口刚刚痊愈后就被共军俘获。当时共军对待俘虏政策是去留自由。由于李彦红是家中独子,他受到了共军的安抚优待,不顾一切地回到了家乡。当他见到父母时,他的母亲已经为他而哭瞎了眼睛。 

 

 

                                                             

老兵李彦红的茅屋(张猛 摄影)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面对记者,李彦红老泪纵横。他说他今生可谓悲凉,到底是什么让他的人生沦落到这般田地?假如他当时不执意回家乡伺候父母而是慨然加入解放军,并且参加后来的渡江战役,凭他的年轻气盛和学历才艺,他的人生必将是另一道风景。如果李彦红没有负伤而是随国军去了台湾,如今在宝岛台湾有产有业,他的儿女们也断不会对他如此的冷漠和麻木。人生有太多假设,而李彦红选择的人生之路却让他不得不向命运一次次地低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从军履历和地主富农家庭出身都让他饱受折磨,插翅难逃。十年文化大革命,他更是被当成牛鬼蛇神反动派,作为批倒批臭的对象。

 

    李彦红向世人发出如此哀叹,命运如此捉弄他,让他有寿无福。他昔日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离他而去,唯有他还在通往黄泉的路上苦苦挣扎。

 

 

老兵还想展示一下他的书法(张猛 摄影) 
 


  老兵笨拙的字体,已失去当年风采(张猛 摄影) 

                                                     

他是见证国共两党恩怨的活化石

 

    这位弥留之际的89岁国民党老兵似乎依然思维敏捷,只可惜吐字模糊不清。他的处境和遭遇令人同情,他的话语却让人沉思和震惊。

 

      记者:您总说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您能否谈谈都有哪些憾事?

 

   李彦红:我前半生虽然没有成为战争的炮灰,后半生却不折不扣地变成了国共两党恩怨的牺牲品。共和国成立那会儿社会多么需要人才,我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书法技艺也是绝无仅有。由于自己从军的经历和富农出身,我被拒之门外。我想成为书法艺术家,却没有丁点儿机会展示才华,经年累月在田间繁重的劳作。生产队派我干最重的苦力,白天筑坝挖河,夜晚还要批斗检讨。我千百次地抗争,然而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局,千里马也终将跰死于槽枥之间。

 

     记者:作为一个国民党老兵,您曾经走过什么补助吗?

 

    李彦红:没有任何补助。国家规定曾参加过内战的国民党老兵没有补助。我甚至现在也不享受农村低保。

 

    记者:听说当年您的书法了得,您还保存有墨宝吗?现在能现场展示一下吗?

 

    李彦红:太遗憾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保存自己的书法作品。不过,我这么多年一直在为村民们义务写家常牌位和春联,每当这时,我才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如今我乃将死之人,恐怕写不出来了。不过,我真想试试。

 

    记者:老人家,要给您说再见了,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彦红:也许前世冤孽太重,今生做马来还。如果真有轮回,我会认真把握,来生尽力活得精彩……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