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江苏

江苏:立规矩保护 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11-17 作者:郑晋鸣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点击: 9773 次
0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南通、扬州等地考察调研。14日考察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着江苏干部群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再次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对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江苏如何做好生态环境工作指明了方向。


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环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决摒弃破坏性开发。”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


南通全面实施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先后组织2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拆迁“散乱污”企业203家,退出港口货运功能,腾退、修复岸线12公里;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林地、自然保留地、湿地、水体层次互生的生态体系,有效促进长江岸线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晋级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自2014年以来,大力实施循环化改造,累计实施27个循环化改造项目,以2.227亿元中央补助资金撬动总投资120.27亿元,有效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年销售收入98亿元,每年减少排污费、节约能源消耗费等8720万元,园区循环经济链条进一步完善,内部企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更加紧密。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李爱民认为,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就是用科技手段解决长江生态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中心已构建“三院二平台四支撑”核心体系,即绿色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源头创新研究院、绿色菁英创新学院,“生态眼”智慧感知平台、工程化研究中心两大平台,以及战略智库、源创资金、载体生态、体制机制四大支撑。


李爱民介绍,中心整合全市40余家生态环保及相关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吸纳17家为首批加盟研究所,15家为预备所建设绿色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研究所连接了19家境内外高校和2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集聚了近30名中外院士和千余名科研人员。2019年合同科研总额超4亿元,孵化企业508家。中心还推动秦淮河污染治理等。今年以来秦淮河7个重点断面水质全部达Ⅲ类及以上。


近年来,江苏关停退出钢铁产能1788万吨,水泥产能1565万吨,化工生产企业数压减了57%,取而代之的是新兴产业的兴起。


在发展中保护


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江苏自觉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站在南京江宁滨江广场,芦苇荡里芦苇在冬风中摇曳,3米宽的景观绿道上聚集着不少市民在此“亲近”长江,拥抱自然。


谁曾想,这里曾是滨江建材厂、陈塘造船厂等10余家企业的聚集地,涉及违规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不仅环境杂乱无章,还严重威胁了江堤安全。


去年,滨江开发区将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作提上日程,启动了滨江广场范围综合整治,对原有违规侵占江滩企业进行拆除,并实施了沿江滩涂生态复绿。


今年5月,19.08公里的江宁滨江岸线景观提升工程正式亮相,建设方通过土地流转,在长江岸线背水面100米外通过林苗共建的方式增加长江沿岸绿化种植量3700亩,大大提升了长江岸线的绿量。除了净化、绿化外,当地还以美化为目标,着力打造“临江、近江、见江”景观绿地、休闲空间。


五年来,江苏深入实施环保“263”专项行动,相继展开化工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行动,系统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沿江化工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沿江尾矿库治理“4+1”工程,重点推进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入河排污口等专项整治行动,形成统筹治理的整体效应。


站在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三江营省级湿地公园眺望,绿树环绕,芳草茵茵。这处江滩原来是一个大船厂,环境脏乱差,现在船厂变公园,鱼塘变湿地。


“为了守护一江清水,村里痛下决心,关掉2个规模船厂和2个规模养殖场。”九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军说。经过一系列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三江营饮用水源地水质各项指标优于Ⅲ类,Ⅰ、Ⅱ类百分比不断提升,保障了扬州市民饮用水的安全,更保障了“一江清水向北流”。


在张家港,“整岛保护”让双山岛成为旅游胜地。双山岛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过去一直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粗放的种植养殖模式,少数散乱码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经过生态修复,这里芦花开遍,群鸟翩飞,成为眺望长江美景的胜地。


五年来,江苏省级财政用于长江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资金1300多亿元。


泰兴拥有长江岸线24公里,当地拿出一半以上的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实现“船厂变森林”“鱼塘变湿地”“工厂变绿地”。“如果说过去是‘用空间换发展’,现在已经到了‘花钱买空间’的时候,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让绿色成为长江的鲜明底色。”泰兴市委书记刘志明说。


“我们把突出问题整改作为今年生态环境系统长江保护修复攻坚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和‘销号制’,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2018年、2019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28项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在沿江11个省市中率先实现问题整改清零。


在保护中发展


在常州,新型碳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崛起,集群去年产值高达823亿元;泰连锡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内拥有企业2400余家,总产值达2600亿元,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0.88%……


从新型碳材料到大医药健康产业,从物联网到集成电路,沿江八市地标产业相继崛起,扬子江畔的产业高峰正成为别样风景。两年前,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遴选13个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如今成果丰硕:工信部组织的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结果揭晓,江苏省9个集群入围,数量全国居首。


长江水清“豚”先知。针对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镇江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7000多亩江滩湿地被非法侵占问题,镇江仅用半年多时间就迅速整改到位。此后,镇江实施一系列生态自然恢复。目前,保护区中鸟类增加到100多种,鱼类增加到70多种,江豚也达到了101头次。相关工作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充分肯定,成为2019年长江经济带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先进典型。“微笑精灵”跃动的身影,成为近年来长江江苏段水质明显改善的最好证明。


“水气土”环境问题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整体推进,沿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近五年来最好水平,PM2.5年均浓度“六连降”,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主要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新增造林92万亩,长江生态型岸线比例提高到62.1%。


让长江休养生息。10月11日,经过不懈努力,长江干流及保护区7392艘渔船、14887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江苏已完成长江干流及保护区退捕任务。为全面落实国家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部署,江苏将通过两年时间完成对水生生物保护区所涉湖泊其他水域全面退捕。


放眼江苏大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强富美高”新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成为江苏发展最鲜明标识——


“强”的成就更加显著。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去年达9.96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逾7.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今年有望突破10万亿元大关;


“富”的成果更加可感。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去年迈进“4万元时代”,达到4.1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667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25,较2014年下降0.05,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美”的成色更加鲜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68%,全省林木覆盖率达23.6%。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5个,国家生态市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高”的成效更加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2个设区市、16个县(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数量全国第一。


“强富美高”的大写意,正在江苏变成生动细腻的“工笔画”。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04版)


[ 责编:李方舟 ]


转自:光明网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