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城乡新闻网 (官网 ) ,城乡经济,城乡文化,城乡特产,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数字乡村,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重大国策 振兴要闻 经贸参考 经济前沿 特别报道 复兴要略 民生民声 政策解读 规划与示范 安全与健康 数据新闻 内外双循环 城乡中国 现代农民 三农博览 乡村新时代 治理与法制 科技全景 乡愁拾遗 供采资讯 机构动态 智慧发展 期刊杂志 在线视频
网站首页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甘肃

穷山乡变成幸福庄

时间:2020-07-19 作者:宋喜群 唐成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点击: 11261 次
0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甘肃临夏布楞沟村牢记总书记嘱托,扶贫开发工作持续推进,如今——


穷山乡变成幸福庄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唐成卓


黄土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地貌,对地处黄土高原西端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来说,连绵不绝的黄土大山孕育了独特的东乡族文化,但同时也拦住了人们奔向小康生活的道路。


布楞沟,在东乡话中是“悬崖边”的意思,以此为名的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被层层黄土山环抱,自然环境严酷,曾是全县最贫困、最干旱的村子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和“硬骨头”。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近年来,布楞沟村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扶贫开发工作持续推进,这片千百年来封闭、偏远、贫困的土地涌现出蓬勃生机。


吃水靠驴驮人背成为历史


对布楞沟村的老百姓而言,缺水和贫困一直是最大的难题。统计数据显示,布楞沟村年均降水量仅有29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却高达1485毫米。由于极度缺水,尽管村子有养殖牛羊的传统,规模却很难扩大。


在通自来水之前,拉水是村民马麦德一家经常要做的工作。马麦德需要走10多公里山路,到洮河边买水吃。“一方水100元,一家人省着用,一个月也得花上四五百元。”马麦德说。


那时候,为了节省用水,老百姓想尽了办法。洗洋芋的时候,村民会先用手把洋芋皮上的泥土搓下来,再用水洗。之后,人们会把洗过洋芋的水沉淀一段时间,等水中的泥土沉到盆底,再用上层相对干净的水喂牛羊。马麦德说:“那时候的日子真是苦。”


2013年5月,布楞沟村人饮入户工程竣工。发源于太子山的河水从和政县牙塘水库出发,途经和政县买家集镇,过南阳山,进入东乡县关卜乡,一直通到了布楞沟村。干净清甜的自来水,通到了每一户布楞沟村村民的家中,布楞沟村吃水靠车拉、驴驮、人背的历史结束了。


现在,马麦德家院子地上的尘土少了,院里的盆栽多了。“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做饭、洗衣、喂牛羊的问题都不愁了。”马麦德说。


公路修到家门口


马大五德是布楞沟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小时候,马大五德时常坐在黄土山上,望着对面的山坡发呆。“我喜欢我的村子,不甘心看着家乡贫困,我想出去看看,再回来建设家乡。”马大五德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建设家乡的种子。


后来,马大五德去了兰州等地,做起了养羊、贩羊的生意,2012年又在兰州新区办起了养殖场。


2014年,村里通了硬化路,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为村里人打开了致富的路子。听闻消息,一直心系家乡的马大五德随即决定返回布楞沟村。第二年,马大五德就联络乡亲们,办起了布楞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布楞沟村一直都有养牛羊的传统,但一直都是‘小打小闹’,规模不大,现在路好走了,咱的羊一定不愁卖。”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对市场的了解,马大五德对养殖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路修好后,每只出栏的肉羊可以降低20元运输费用,运输饲料每吨可以节省40元。”马大五德说,以前羊羔运不进来,肉羊卖不出去,现在乡亲们都能放心养羊了,而且市场行情一直都不错。


如今,村上的养殖合作社有28户村民入股,存栏1500多只羊,去年一年出栏8300只羊。


凭借在养殖行业多年的经验,马大五德帮村民们从河北、内蒙古等地引进良种小羊羔,出栏后再回购肉羊,统一销售。除此之外,合作社每年还会为入股的村民发放2500元左右的分红和500公斤饲草。


“路好了,那些满身黄土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乡亲们家里也都有存款了。”通过开办合作社,马大五德建设家乡的愿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76岁的马仲成在布楞沟生活了一辈子,是布楞沟村沧桑巨变的见证者之一。“以前人们脑袋里空空的,没有什么想法,觉得能过一天是一天。如今,大家的精神振奋了,观念改变了,知道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总书记能到这么深的山沟沟里来看我们,我们绝不能拖后腿!”总书记当年的慰问,让村民马进才深受鼓舞。马进才原本计划2013年下半年搬家去东乡县达板镇生活。总书记的到来,让马进才彻底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并对村子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马进才说:“现在正在筹备在村上开办养鸡专业合作社,我觉得布楞沟村现在环境好了,路也通了,未来一定会更好。”


2012年年底,布楞沟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624元,远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2014年年底,布楞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19年年底,布楞沟村的人均收入达到7218元。


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人们把心声写成民歌《布楞沟的春天》,在山间传唱:“我站在总书记走过的地方,阵阵暖流心中激荡,亲切的话语,微笑的脸庞,谆谆的嘱托响耳旁,世世代代谁曾想,穷山乡变成幸福庄,山间的大道已通畅,民族团结架起了连心的桥梁……”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7日 01版)


[ 责编:张悦鑫 ]


转自:光明网

    暂无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

复兴要略

更多+

振兴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主管: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主办:城乡发展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华文共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顾问:金启涛 主编:朱志福 执行主编:谢谦诚 副主编:谢立平

电话:010-67056229

Copyright©2016-202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新闻网

京ICP备160374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000号